close

研究發現鋁粒子可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



引自科學網
PHYSORG.com2011年2月10日報導,新加坡A*STAR研究院(A*STAR,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高性能電腦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尤裏•阿基莫夫(Yuriy Akimov)和Wee-Shing Koh發現,通過沉積鋁粒子的方法可以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這種金屬奈米粒子能防止光線的逃逸和反射,使更多的直射光直接進入太陽能電池。阿基莫夫說,該技術可以使我們進一步降低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成本,並增強太陽能電池的競爭力。
 
常規太陽能電池由於厚度較大,光線大多被吸收,沉澱的奈米粒子幾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但對於較薄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奈米粒子卻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它們增加了光線在進入太陽能電池後的散射,增加了光線在薄膜中停留的時間,使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足以與傳統的太陽能電池相媲美。
 
研究人員模擬了多種不同類型以及尺寸的奈米材料,以測定其對太陽能電池吸光效率的影響,並決定從鋁粒子和銀粒子中確定最終“人選”,為此研究人員還專門對兩者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性能進行了比較。
 
一般而言,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銀粒子應被優先考慮。因為在光譜中的可見光範圍內,它們具有較好的諧振性能,更容易將光線集中到太陽能電池之中。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雖然銀粒子具有更強的光線捕獲能力,但其本身也會吸收相當數量的光線,這將影響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而由於諧振波段超出了太陽光光譜,鋁粒子就可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此外,鋁顆粒更容易被氧化處理,並且即使形狀和大小不同,其性能都較為穩定。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散射特性比銀粒子更為強勁。
 
阿基莫夫說:“我們發現,鋁合金製成的奈米顆粒與其他金屬粒子相比,光捕獲性能更強,更適合於薄膜太陽能電池。並且我們相信這一技術能幫助太陽能電池變得更輕更薄更高效,使其具備更大的商業價值。”

PHYSORG.com原文報導
Solar cells can be made thinner and lighter with the help of aluminum particles
February 9, 2011

Plasmonics原文論文
Design of plasmonic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 subwavelength light trapping in thin-film solar cells.
Plasmonics. Published online: 22 Oct 2010
DOI:10.1007/s11468-010-9181-4
Akimov, Y.A. & Koh, W.S.

Nanotechnology原文論文
Resonant and nonresonant plasmonic nanoparticle enhancement for thin-film silicon solar cells.
Nanotechnology 21, 235201 (2010).
Akimov, Y A. & Koh, W.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daneyl 的頭像
    chendaneyl

    冒牌自然老師

    chendane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