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確定的年代

引自台大校訊第1012期

台大哲學系苑舉正教授

    各位好,我是哲學系的老師,苑舉正。你們知不知道,哲學系的老師最害怕的是新生家長說明會,因為在那一天,所有家長來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老師,哲學系在幹什麼?」;往往,我們的答案是不能幹什麼。這還不是最糟的,最慘的是問:「那,你們的轉系辦法是什麼?」(哄堂大笑) 各位同學這樣笑對我是二度傷害,接下來這門課我不謙虛了,要好好挖苦你們。

    我今天要講一件假設你們都不懂的事情,如果有同學自認懂,儘管叫我閉嘴不必客氣。今天我想要給大家一些觀念,告訴大家:大學是一個怎樣的單位?高中和大學之間有怎樣的差距?上了大學是否還要每天出門給爸媽親一個,回家報告父母沒有辜負他們的期盼?我這麼說,並非要你們做個不孝順父母的孩子,我只要教導你們做個獨立自主的公民。

    其實,大學是無法被定義的,因為有的國家認為人人都應該讀大學,也有的國家認為大學應當是一種菁英式的教育。我在比利時留學讀書,唸的是天主教大學。即便在今日,比利時也只有不到10%的人進入大學,其他人通常就讀職業學校,不像台灣把大學升學率提升到85% 以上。所以,「大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在台灣應該更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

    但是在忙碌的大學生活中,你們可能不會想到這些問題。在座電機系的同學光是學那可怕的數學,應該就沒什麼時間想其他的;財金系的同學以後或許會在忙碌的學習之後,心中出現一個疑問:賺錢怎麼會變成一種學問呢?就我看來,賺錢的道理其實並不複雜:第一個就是你爸爸有錢,可以提供你資金;其次是擁有很好的技能,像我讀書時的那個年代中,那些讀資訊、工程的同學現在都發達了。最後,還有其他那些像王永慶、郭台銘這種很有賺錢企圖的人。
    我講這些,其實要強調的是,大學其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般明確,因此讓我們把握這一堂課的時間,講講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高中的學習方式落伍了

    我在這裡先恭喜大家考上臺大,但接下來也要告訴大家一個壞消息:讓你們今天坐在這裡的那種有標準答案的考試,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已經不適用了。說實在的,有時我還甚至會覺得,現在的大考制度還不如古代的八股取士。當面對一個典型的科舉題目例如「子所不語」時,如果,現在的大學生能就這個題目寫出一篇三千字洋洋灑灑的文章,那這真的是人才。

    大學講求自由,臺灣大學特別自由。第一是選課的自由,第二是學生組織與社團活動的自由。這樣的背景下,臺大學生養成了獨立自主的校園氛圍,使得家長的影響力只及於新生家長日那天,在此之後還把「我爸媽說……」掛在嘴上的人,是會被嘲笑的。今後,當家長發現孩子越來越晚回家、其他活動越來越多、越來越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時,他們也許會責備說:「你以前都聽我的,現在怎麼變得完全不聽話。」孩子會回答:「我以前沒有都很聽話,現在也沒有都不聽話,媽你這種說法缺乏邏輯喔。」在這個自由的環境中,沒有人強迫、干涉、輕視、在乎、羨慕、討厭你學習,再也沒有一本人人必讀的教科,也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那麼,沒有教科書的學習是否會讓人覺得散漫,而成為沒有目標、隨心所欲的學習?為學術而學習又有什麼用呢?有很多人甚至會懷念高中時代,認為那個一起讀教科書,同步為聯考而準備的歲月中充滿確定感。所以,高中同學的同質性是比較高的,但大學就由同學自由發揮了。此外在大學裡,老師無法滿足學生的期待,因為教授60%-70% 的工作重心在從事研究,而像我現在做的這種服務的工作,往往是很多老師都想逃避的。即便如此,學生還是對老師有 100% 的期待,而這就有了期待的落差。

    Never Stop Asking

    今天講題之所以為「不確定的年代」,目的在挑戰各位的 Common Sense,我要質疑各位除了回答標準答案之外還有什麼能力?首先我推薦 The Economist , TIME, Newsweek 三種雜誌給大家。這些刊物不僅提供事實,同時對事實進行解說,解說的結果都是在描述:處理這些事實的態度已經轉變。套句 BBC World Service 的口號,這就是一種 ‘Never stop asking’ 的態度。我們高中教育產生的一個弱點在於,學生不會問問題,在聽完演講後沒辦法將內容系統化,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老師在研究所教課教得很痛苦,想要學歐美大學採 seminar 的方式,可是學生永遠不發聲,結果只好老師自己講。所以,有人問哪裡的魚最難釣,當然是台灣的魚,因為台灣的魚跟台灣人一樣死都不張嘴,你說這課要怎麼上?上課應該是一種深度的溝通與交流,沒有達到這種效果的能力,就沒辦法上討論課。

    當我們心中有標準答案時,心裡會很輕鬆,只要記住標準答案就好,但是現實中許多事件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舉例來說,Newsweek 日前評論歐巴馬的健保政策為「令人發毛的社會主義」,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而美國也是目前已開發國家中唯一沒有健保制度的國家。這是不是說,美國政府可以完全不管人民最基本的醫療需求問題?還是說,美國民眾基於一種意識形態式的認定,認為健保制度這種社會福利政策是一種社會主義,與其所信仰的自由主義相違背。這是不是說,個人應依經濟能力與認知對自己的健康與醫療行為負責?現在歐巴馬要推行一個與原有美國思維不相同的政策,這是不是在拿他下一屆連任為賭注,推行一個有「爭議」的政策?以美國的規模來看,一旦推行健保,其支出會影響全世界嗎?我們再問,為什麼這種在歐洲人人稱羨的社會福利原則,到了美國會變成令人發毛的社會主義?
    這樣的說法誰對誰錯?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你們可能答不上來,但是題目如果改成:下列哪一種制度最能為人類帶來幸福?甲、資本主義;乙、社會主義;丙、理想主義;丁、三民主義,你的答案是什麼?如果你答得出來,代表你的腦袋有僵化的傾向。

    如果你對政治議題不感興趣,那總該注意一下環境的未來吧?我們來討論環保的問題,這和在座的電機系同學息息相關。為什麼呢?因為面對保護環境的議題中,科技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之間似乎出現一些爭議。這是因為世界對於科技的需求已趨近於飽和了嗎?在「雷曼兄弟」倒閉一週年的今天,台灣資訊界風光二十年後沒像這次這麼慘過。我之前有一次問一位電機系的同學畢業後要做什麼?他俏皮地回答說,不排除要去賣炸雞排。雖然這不是事實,但是卻有幾分真實性,因為如果大家未來對於科技產生不信賴感,那所謂的高科技必然也沒有什麼用處了。例如,Newsweek 報導,德國是最積極反核的國家,其反對的力量摧毀了其一度極為先進的核能技術。現在德國的環保團體又開始反對基因修正的食物及其相關研究計畫,並憂心奈米科技可能污染食物與生活必需品。但是,另一方面,德國總理梅克爾女士則提出警告,擔心科技懷疑論者將會拖累德國的產業競爭力,導致該國在某些產業中無法保持優勢。所以,我們到底要不要科技?我們可以放棄科技嗎?這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一個發展科技最賣力的國家也是反對科技最力的國家,這是一個多麼不確定的事實,所以讀電機的同學一定要讀一點與人文社會相關的學問,這樣你才能說你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而不是不擇手段的「使命必達」。

    如果我說,讀大學跟就業沒有必然關係,你會覺得奇怪嗎?你說讀了Finance ,將來要去 Morgan Stanly 、高盛謀職,你確定你就是他們要的人才嗎?大學本來就沒有教賺錢的學問,有的話老師怎麼還會在這教你,他自己去賺就好了。不過如果你既不喜歡政治,也不關心環保,那就來說賺錢吧。七月份Newsweek 一篇文章的主題是 ‘Name a global brand that is Chinese’ ,討論為何中國缺少自創品牌?當Hermes一條全絲質的領帶要價台幣一萬元,而中國一條全絲質的領帶只要台幣一百元,這之間的差別究竟是什麼呢?「山寨」是一個暫時性的概念,還是永久性的概念?如果低價行銷依然是銷售的唯一秘訣,那要品牌何用?品牌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遺憾,還是將被推翻的概念?一般人會回答,削價競爭是賺不到錢的,要靠創意和服務創造價值,人才才是關鍵,不是便宜就好。那教育是不是培養人才的不二法門?但政府在提振教育時,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以為只要在各級教育機構中,投入如師資、設備等越多資源越好,對於教育品質就會有正面的作用。但是,這些投資中,大部分的資源也是被錯置在提升學生出席率,或提升學校評鑑與全球排名這類瑣事,而非更多更好的專業技能教育。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才是真正培養人才的教育呢?

    同學們,按照我這麼說,或是依照這些國際刊物的說法,許多我們平常認為
    「絕對正確」的觀念,竟是不確定的。這在高中或許是壞消息,但在臺大卻是個好消息,代表你們可以去顛覆、挑戰那些所謂「絕對正確」的觀念。只要你能提出一點反證,便可否定這些說法的絕對性。這樣的「顛覆」是心理上的,要各位不要只是接受觀念與說法,而是能自己去思考。臺大應該提供訓練的機會,讓教出來的學生都是聽從自己意見的學生,而非盲從他人意見的學生。即便個人的意見一開始很幼稚,但是在這個自由的校園中,幼稚的意見在與老師、同學的討論中,終將漸漸成熟。

    我祝福各位同學,前程無量、確定猛進!

    (時間: 2009 年 9 月 12 日、地點:臺大普通 203 教室、整理:陳品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dane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