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ir-head? Changes to the brain during puberty makes teenagers thicker, say scientists (posed by model圖片引自mail online)
Science:青春期大腦發育變化阻礙學習認知能力
引自科學網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多數表現叛逆,不願聽父母的話,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美國一項研究表明,這一現象由青春期大腦發育變化引起,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習認知能力。
老鼠實驗
紐約州立大學醫療中心研究人員以老鼠為實驗物件,訓練它們坐在轉盤上識別房間內的路標。
英國《每日郵報》3月18日援引研究人員之一、醫療中心生理學和藥理學教授綺麗兒•史密斯的話報導:“我們給老鼠上三節訓練課,每節10分鐘。未進入青春期的老鼠學得很快,不到兩節課就能識別路標。相比之下,進入青春期的老鼠三節課過後仍然不能識別路標。”
先前研究顯示,人的大腦年輕時能接受較多資訊,所以兒童時期學習能力較強,但進入青春期有所下降,青春期過後相對恢復。
研究人員眼下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人腦內海馬狀突起處控制人的記憶和學習能力。青春期時此處有一器官凸起,分泌大量蛋白質,降低大腦興奮度,損害空間認知能力,使人記憶能力下降。
“聰明藥丸”
這一研究成果意味著,青少年除了與荷爾蒙、過度保護的父母以及考試壓力“鬥爭”外,還應注意不要讓自己變得遲鈍。
研究人員說,研究成果可能有助於開發提高青少年記憶力的“聰明藥丸”。
史密斯說:“人們一直尋找能提高學習和認知能力的途徑,以幫助青春期少年提高學習效率。這一研究成果是一項突破,或許可使開發有助提高青少年記憶力的藥物成為可能,特別是對那些學習能力已經下降的孩子。”
研究人員說,家長們與其花大筆金錢把孩子送去私立學校,不如遵醫囑給孩子適當用一點類固醇,因為類固醇能減緩大腦內分泌蛋白質器官的發育。
略施壓力
史密斯說,青少年種種消極表現多由大腦自身結構發育變化引起。
其他研究顯示,人的大腦思維方式10歲至20歲與成年後不同。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通常不會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影響他人,這使他們常常表現得悶悶不樂、自私和難以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青少年生物鐘失調則可解釋為何青少年總是情緒多變。
史密斯說,相關藥物問世前,給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適當壓力能緩解大腦發育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除了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發表論文,研究人員建議,中學教育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積極性。
mail Online原文報導
Changes to brain during puberty 'make teenagers thick'
By Fiona Macrae
Last updated at 9:19 AM on 19th March 2010
Science原文論文
Hui Shen,1,* Nicole Sabaliauskas,1,2,* Ang Sherpa,1,3 André A. Fenton,1,3,4 Armin Stelzer,1,3,4 Chiye Aoki,2 Sheryl S. Smith1,3,4,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