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tryscience.org
美國大公司熱心科普
引自中國《人民日報》
本報駐美國記者 唐 勇 發佈時間: 2006-12-06 15:48
只需滑鼠輕輕一點,登錄www.tryscience.org網站,兒童、家長和老師們可以足不出戶到互聯網的500個科技博物館(包括中國6個城市的科技館)“參觀”。同時,在該網站的指導下,青少年還可以自己設計、動手實驗並檢測測試結果。
這是“藍色巨人”IBM公司於2003年在全球範圍內推行的一個青少年科普專案——“放眼看科學”。該項目的主要做法是:IBM利用自己的最新網路技術,與全世界500多家科技場館合作,向其捐贈多媒體電腦終端設備,並建立網站,通過終端與網站連結,在世界各地建立起科學探索的網路通道。“放眼看科學”內容涵蓋了生態考古、太空探索、極限運動、海洋生物、建築物理、化學試驗等多個方面,為青少年學科學提供極大的便利。
IBM負責全球研發的高級副總裁保羅•霍恩說,“‘放眼看科學’的科普專案使得全世界的學生都可以毫無障礙地體驗科學帶來的新挑戰和樂趣,可以幫助培養未來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IBM只是眾多熱衷科普活動的美國大公司中的一個。美國大公司主要通過以下形式為科普作貢獻:
首先,直接捐資捐物。1999年,有人對美國最大的150家公司做過調查,回應的97家公司當年共捐了25億美元現金和價值8億美元的物資,當年全美企業界的捐資則達120億美元。這些資金和物資很大一部分都捐給了與科普有關的機構。
其次,創辦企業大學。據《財富》雜誌統計,在美國,排名500強的公司中,約70%都擁有形形色色的企業大學。企業大學廣泛地開展職業技術培訓和科技知識培訓,在提高企業人員素質和效益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其三,為科普活動提供支持和贊助。例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一年一度的“國家科技周”就長期得到拜耳美國公司、IBM和福特公司等大企業的大力支持。
其四,獨立開展科普活動。除上面介紹的IBM“放眼看科學”的青少年科普專案外,拜耳美國公司也獨立開展了一項名為“使科學有意義”的全國性科普活動,聘請前女太空人傑米森博士擔任巡迴演講人,每年到一些大城市,與中小學生、家長和老師一起討論科學問題,開展動手動腦科學活動。
其五,市場推廣活動。美國的跨國公司每年春季都在世界各國開展聲勢浩大的市場推廣活動。由於這類活動很好地融合了知識性和趣味性,實際上是一種具有商業價值的科普活動。
美國大公司為何熱衷科普事業?
它們看準了公眾十分關注企業參與非營利活動的程度,以此來迎合公眾的心理。公益事業說到底是為了人的事業,它源自對人的關懷和重視。一個企業關懷人、重視人,表明它有長遠的眼光和寬闊的胸懷,這樣的企業無疑是有發展潛力的。如美國的IBM、摩托羅拉公司等,都通過建立科普基金會和創建科普場館等形式來提升企業在公眾面前的品牌形象。
此外,這還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美國企業統計分析認為,對職工技術培訓每投入1美元就可得到50美元的回報。摩托羅拉公司1992年曾在職工教育方面多投入400萬美元,新增培訓科目100種,公司由此獲利5億美元。
健全的法制環境激勵企業支持科普。企業或自然人向基金會和科普一類的公益活動捐款,既可以享受減免稅款的優惠,又可以揚名於世。在這種環境中,慢慢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使企業熱衷科普之類的公益事業逐漸變成一種自覺行為。
(本報華盛頓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