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火星軌道探測儀(MRO)照片顯示火星表層有水冰
改寫自科學網

火星軌道探測儀(the 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s, MRO)的HiRISE相機在2008年11月1日拍到的這張照片顯示的是一個新的直徑8米的隕坑,它形成的時間在2008年1月26日前後,這次撞擊讓火星表面下的水冰露了出來。
 

HiRISE拍到的一個直徑12米的隕坑顯示水冰如何隨時間蒸發。兩張照片分別攝於2008年11月和2009年1月。
 

兩個隕坑的底部露出水冰,但隨著夏季來臨,這些水冰逐漸消失。
 
據美國航空太空總署太空網報導,最新的火星軌道探測儀(the 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s, MRO)照片拍到,撞擊坑顯示火星赤道附近有次表層水冰。這些水冰的純度可能高達99%,而不是科學家以前認為的由骯髒的灰塵和冰構成的混合物。
 
雖然火星上的大量地貌顯示,過去這顆紅色星球上有水流過,但這一新發現又為火星上有水增加了新證據,也讓科學家找到了一條探測火星表面水冰線索的新途徑。最近幾年火星上仍然有水的證據越來越多,這些水是以次表層冰的形式存在。這一發現發表在 9月25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研究團隊成員謝恩•拜爾恩(Shane Byrne)在9月24日的一個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些冰是以前更加濕潤氣候的遺物。”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水之於生命至關重要,在水方面的任何發現對研究火星過去可能的生命證據都有重要意義。
 
研究團隊成員肯•埃德基特補充說,火星軌道探測儀拍的這些新照片顯示,這顆星球的很多地方以前都覆蓋著冰,目前火星地表下埋藏的冰就是這些冰遺留下來的。這些冰平均厚度約1米,和地球上的格陵蘭冰原含有基本上一樣的水量。他表示:“這些埋在地下的冰從火星的極地一直延伸到大約緯度45度的地方,雖然覆蓋面積不到這顆星球總面積的一半,但接近一半。”火星上有冰這一發現是在美國航空太空總署宣佈月球上有水一天后宣佈的。
 
2008年8月,火星勘測軌道探測儀“環境”照相機小組成員對這部照相機拍到的火星北半球中分緯度區此前沒有看到過的黑點和其他的變化進行了研究,這些黑點是隕星撞擊火星的標誌,這些隕星是最近才撞到塵土覆蓋的火星表面的。他們發現了好幾個這樣的新隕坑,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火星勘測軌道探測儀HiRISE相機小組成員又跟蹤拍攝,給這些可能的撞擊坑拍了高清照片。
 
HiRISE小組成員拜爾恩表示:“我們對這些撞擊坑的其中一個進行追拍,看到了一些非同尋常的東西,坑的底部堆有一些明亮的藍色物質,看上去很像水冰。”幾天後,他們用軌道探測儀壓縮勘測成像光譜儀(CRISM)拍下了這些物質的光譜,他們因此確定,那些物質具有水冰的光譜特徵。CRISM科學小隊成員、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塞爾比•庫爾在分析這些發現時說:“它像晶體一樣透明,毫無疑問,它是水冰。”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這些新發現的物質的表現也幫助科學家確認了它們的身份。拜爾恩說:“當我們開始監測這些物質時,發現它消失了,就像你所預料的水冰消失一樣,因為水冰在火星表面不穩定,會直接轉化成水汽。”
 
這些隕坑很小,大約只有小型辦公室那麼大,而暴露出來的水冰只有辦公桌的面積那麼大,而且很淺。拜爾恩表示:“所以,這些都是很小很小的地貌。如果你站在其中一個坑裏,你會發現它們只到你的膝蓋。”這些露出來的冰很快就消失了,這說明火星勘測軌道探測儀團隊是如此幸運:當他們對這些隕坑進行拍攝時,正好拍到了水冰。(來源:新浪科技 秋淩)

Space.com原文報導
Water Ice Exposed in Mars Craters
By Andrea Thompson
posted: 24 September 2009
02:18 pm ET

Science原文論文
Distribution of Mid-Latitude Ground Ice on Mars from New Impact Craters
Science 25 September 2009:
Vol. 325. no. 5948, pp. 1674 - 1676
DOI: 10.1126/science.1175307

Shane Byrne,1,* Colin M. Dundas,1 Megan R. Kennedy,2 Michael T. Mellon,3 Alfred S. McEwen,1 Selby C. Cull,4 Ingrid J. Daubar,1 David E. Shean,2 Kimberly D. Seelos,5 Scott L. Murchie,5 Bruce A. Cantor,2 Raymond E. Arvidson,4 Kenneth S. Edgett,2 Andreas Reufer,6 Nicolas Thomas,6 Tanya N. Harrison,2 Liliya V. Posiolova,2 Frank P. Seelos5

1 Lunar and Planetary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AZ 85721, USA.
2 Malin Space Science Systems, San Diego, CA 92191, USA.
3 Laboratory for Atmospheric and Space Physic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CO 80303, USA.
4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63130, USA.
5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Laurel, MD 20723, USA.
6 Physikalisches Institut, Universität Bern, Bern, Switzerla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dane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