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學家研製石墨烯調製器 可實現超快資料通訊

數秒內下載一部三維高清電影有望成為現實

引自科學網
美國PhysOrg.com2011年5月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使用石墨烯研製出了一款調製器,科學家表示,其能大幅提高資料包的傳輸速度,實現超快資料通訊。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系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奈米尺度科學和工程中心主任張翔(Xiang Zhang)領導的科研團隊將石墨烯鋪展在一個矽波導管的頂部,建造出了這款能打開或關閉光的光調製器(調製器是控制資料傳輸速度的關鍵),其調製速度目前為1GHz,但從理論上來講,未來單個光調製器的調製速度可達500 GHz。
 
科學家們發現,施加不同電壓,石墨烯中電子的能量(費米能階)會改變,而石墨烯是否吸收光線也會決定其費米能級。當施加充足的負電壓時,電子被吸出石墨烯並不再能吸收光子,因此,當光子通過石墨烯時,石墨烯完全透明,光被“打開”。當施加某種正電壓時,石墨烯也是透明的,但電子緊密地包裹在一起,使它們無法吸收光子,從而有效地“關閉”光線。科學家在石墨烯上找到了一個最有效的位置來施加足夠的電壓,以此讓該石墨烯調製器擁有了打開或關閉光線的能力。
 
張翔表示,與基於電學的元件相比,基於光學的元件有多種優勢,包括能攜帶更密集的資料包更快地傳輸。新調製器是全球最小的光調製器,僅為25平方微米,比一般為幾平方毫米的普通商用調製器小很多,其能在現有最快速度10多倍的速度下操作,新技術有望顯著提升超快光通訊和光計算的能力,未來,使用該石墨烯調製器,消費者只需幾秒,就能將整部三維高清電影“搬”到智能手機上。
 
即使體形如此“纖細”,但石墨烯的頻寬容量很大,石墨烯能吸收的光涵蓋數千奈米,從紫外線到紅外線都可。科學家指出,這使石墨烯調製器能比現有最頂級調製器(其操作帶寬為10奈米)攜帶的資料更多。且用來製作調製器的石墨烯非常少,一支鉛筆中的石墨提供的石墨烯足以製造出10億個光調製器。
 
張翔表示,新石墨烯調製器不僅可用於消費電子產品上,還可用於任何受限於資料傳輸速度的領域,包括生物資訊學以及天氣預報等,未來也會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該試驗的參與者、柏克萊分校超快奈米光學小組的負責人王峰(音譯)表示,新調製器也可用於調製其他頻率範圍的光線,比如中紅外線(廣泛適用于分子傳感測器方面)等。

PhysOrg.com原文報導
Graphene optical modulators could lead to ultrafast communications
May 8, 2011 By Sarah Yang

UC Berkeley News Center原文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daneyl 的頭像
    chendaneyl

    冒牌自然老師

    chendane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