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助資源條件落後地區提高醫療衛生水準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tw.blog.yahoo.com/photo/photo.php?id=nDQ2ll.RGBLVC4xqDJbU_OEQ&photo=ap_F23_20100427102212268.jpg)
Prototype for Ozcan's lensless microscope
引自科學網
PHYSORG.com2010年4月22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世界上最小、最輕的微型顯微儀。該新型無透鏡成像技術被認為不僅削減了與醫療照顧相關的成本,還將給資源條件有限的地區提供快捷、廉價的醫學診斷,也將遠端醫療向前推進了一步。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Henry Samueli工程與用科學院(Henry Samueli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暨加州奈米系統研究所(UCLA's California NanoSystems Institute)的電子工程助理教授艾多安•奧茲坎(Aydogan Ozcan)使用了一種“基於側影成像的無透鏡超寬視野單元監測陣列平臺”(LUCAS, Lensless Ultra-wide-field Cell Monitoring Array platform based on Shadow imaging)的成像技術。LUCAS的特點是,摒棄放大物體所用的透鏡,通過採用發光二極體照亮物體及數位傳感陣列來捕捉影像,從而產生微粒或細胞的全息圖像。分析樣本經由一個小晶片載入,晶片內裝有用以監測健康狀況的唾液或血液塗片。在使用血液塗片時,該顯微儀能準確鑒別出細胞或微粒,如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
這台顯微儀和一個雞蛋的重量差不多,僅46克,是一個自成一體的成像設備,其僅有的外設為一個可與智慧手機、掌上電腦(PDA)或電腦相連的USB介面,可經此供電。除了比常規顯微儀更為緊湊輕巧外,該無透鏡顯微儀還省卻了要經過專業技術人員才能分析成像的需要,圖像經由電腦分析後就可即時獲取結果。再加上一些不太昂貴的附件後,還能改裝成一個微分干涉對比顯微儀(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DIC) microscope亦稱諾瑪爾斯基顯微儀),改裝附件的成本僅100美元至200美元。微分干涉對比顯微儀可用以獲取樣本的密度資訊,通過突出線條和邊緣的對比度來形成看似立體的圖像。
這台功能強大、成本低廉的無透鏡顯微儀可裝入一個極小包裝;大量設計元素將使其在資源條件有限的地區,特別是非洲的一些國家大顯身手,幫助監測諸如瘧疾、愛滋病和肺結核等疾病。
在以上地區,醫療的兩個關鍵需求是:易用性和耐久性。該顯微儀的使用將培訓減至最低程度,其大視野成像的特點,令樣本不再需要在顯微儀內進行掃描或精確對齊;操作簡單到只需將樣本裝滿晶片,然後將其移至顯微儀邊上的一個槽內;由於其具有大孔徑,還能避免因碎屑阻塞光源引起的問題;另外,由於幾乎沒有活動部件,使得顯微儀相當堅固;而且還能被數位化集成為遠端醫療網路的一部分,成為填補基礎設施和移動工具之間缺隙的典範。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英國皇家化學會《晶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雜誌網路版。
PHYSORG.com原文報導
Engineer invents world's smallest, lightest telemedicine microscope
April 22, 2010 By Jennifer Marcus and Mike Rodew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