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tyn Poliakoff in hi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laboratory Photo: RII SCHROER
“瘋狂”化學教授走紅網路 諾獎得主也讚譽有加
改寫自科學網
留著一頭雜亂蓬鬆的灰發、擁有百科全書般的學識,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化學教授馬丁•波利亞科夫(Martyn Poliakoff)總讓人聯想起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波利亞科夫憑藉別出心裁的爆炸科學視頻成為眼下的網路達人,相關視頻點擊率已超過600萬次。
狂人教授
利用生動活潑的視頻短片探索神秘的科學世界,波利亞科夫的非凡創意讓大批崇拜者傾倒,一些諾貝爾獎得主也對他讚譽有加。
一段異想天開的故事、嚴謹的科學事實再加上一個大爆炸,這三者的“化合物”便是波利亞科夫獨特的教學風格,同時造就了一批反感呆板教學的“小叛徒”。
波利亞科夫最為流行的視頻要數“再現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為闡釋核事故背後的化學反應,波利亞科夫與助手在實驗室中引爆一個充滿氫氣的氣球。由於爆炸不夠猛烈,他們又用一個更大的氣球在室外重複這項實驗,結果製造出一個熾熱的紅色大火球。
波利亞科夫和他的團隊至今已經製作出探索化學元素週期表中118個元素特性的系列短片。眼下他們正致力於製作主題短片揭示慶典場面中的科學,如中國春節慶典和焰火之夜。
走紅網路
波利亞科夫走紅網路後已收到世界各地學生寄來的數百封郵件和簽名請求。美國一所小學的學生還以波利亞科夫的名字命名他們的電影放映機。
波利亞科夫的一段教學視頻放到YouTube首頁,24小時內點擊率就達到20萬次。他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那天聽我講課的人比我這一生教過的人還要多,”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8月25日援引波利亞科夫的話說,“不少人似乎對我的頭髮很感興趣。但最值得高興的是YouTube網友互相討論化學問題,他們在學習。”
談到科學視頻大受歡迎的原因時,波利亞科夫說:“當然,人們喜歡那些爆炸。但我們成功的關鍵在於跳出窠臼,不按常理出牌。”
“我們要告訴學生,儘管他們的老師不錯,但化學可以更有意思,”他說。
在美國的一些學校,這位“狂人教授”的教學視頻已經列入化學課程。
廣受好評
幾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包括美籍波蘭裔化學家羅爾德•霍夫曼和英國化學家哈利•克羅托,也表達對波利亞科夫的欽佩,贊許他在科普方面做出的貢獻。
目前,波利亞科夫教授的風頭已經蓋過他的弟弟、著名電影製片人斯蒂芬•波利亞科夫。
“狂人教授”自然的表演風格甚至征服了他最嚴格的批判者——弟弟斯蒂芬。作為英國知名劇作家之一,斯蒂芬曾編寫並指導過多部廣受好評的劇碼和電視片,包括《射擊往事》和《失落的王子》。他說哥哥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從鏡頭前獲得榮譽。
“我一直想成為一名演員,但是我的哥哥卻以一種古怪的方式成為國際明星,”斯蒂芬說,“留著讓人印象深刻的髮型,他完美演繹了在實驗室裏變魔術的‘狂人’科學家。”
網路上所有Martyn Poliakoff教授的影片可以在以下網址找到
1.http://www.periodicvideos.com/
2.http://www.youtube.com/user/periodicvideos
Martyn Poliakoff研究實驗室網頁
Telegraph原文報導
'Mad professor' becomes YouTube hero with explosive science videos
A mild-mannered British chemistry professor has become a transatlantic YouTube star – by blowing up elements in experiments deemed too dangerous for schools.
By Matthew Moore
Published: 9:51AM BST 25 Aug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