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推動單個原子需要多大的力

引自科學網

圖片說明:實驗示意圖。棕色區域為原子力顯微鏡的振動尖端,黃色為鈷原子,灰色為滑動材料的表面原子。螺旋線代表作用力。(圖片來源:IBM)
 
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美國IBM公司研究人員與德國科學家一道,首次測定出了驅動單個原子在平面上運動所需要的力。他們發現,讓單個鈷原子在光滑的鉑平面運動需要的力為210皮牛(pN),而在銅表面僅為17pN。這一基礎性研究成果有望為未來設計出原子尺度的設備(比如電腦晶片和小型化存儲裝置)提供重要資訊和依據。相關論文發表在2月22日的《科學》雜誌上。
 
早在1989年,IBM阿爾馬登研究中心(Almaden Research Center)的Donald M. Eigler就用35個氙原子拼寫出了“IBM”三個字母,從此,IBM的科學家們就不斷地“擺弄”著原子,以期探索出用單個原子構建特定結構和電子元件的方法。道理很簡單,要在納米世界中製造特定的結構,就需要用較強的原子間相互作用讓該堅固的地方堅固,而用較弱的化學鍵令需要移動的地方可移動。
 
最新論文高級作者、Almaden中心的物理學家Andreas J. Heinrich表示,弄清楚驅動原子的精確力量“有助我們理解什麼是可能實現的,什麼是不可能的。新的研究成果是我們前進的墊腳石而絕非終點。”
 
在實驗中,Heinrich等人與德國雷根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Regensburg)的合作者一道,用原子力顯微鏡的尖端推動單個鈷原子。為了精確測量力的大小和方向,該尖端與一微型音叉(tuning fork,常見於石英手錶中)綁定在一起。
 
初始時,顯微鏡尖端與音叉每秒鐘振動2萬次,當尖端接觸並推動鈷原子之後,音叉就會像跳板一樣變彎曲,振動頻率也會突然發生微小減弱。通過這種變化,研究人員就能分析計算出顯微鏡尖端與鈷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實際上,準確地說,單個原子不會滾動,而所謂的光滑表面實際上也並不光滑。因此,研究中鈷原子會在一個個鋸齒狀小柵格中稍事停頓,看起來更像是在雞蛋堆裏推一顆鴨蛋。這種阻力(宏觀上就是摩擦力)實際上來自於鈷原子和滑動表面原子間化學鍵重組的能量需要。當然,由於不同材料表面的這種“粘性”差異,鈷原子在其上滑動的容易性或者說所需要的力也是不同的。(科學網 任霄鵬/編譯)
 
Science原文報導
The Force Needed to Move an Atom on a Surface
Science 22 February 2008:
Vol. 319. no. 5866, pp. 1066 - 1069
DOI: 10.1126/science.1150288
Markus Ternes,1 Christopher P. Lutz,1 Cyrus F. Hirjibehedin,1* Franz J. Giessibl,2 Andreas J. Heinrich1
1 IBM Research Division, Almaden Research Center, 650 Harry Road, San Jose, CA 95120, USA.
2 Institute of Experimental and Applied Physics, University of Regensburg, D-93053 Regensburg, Germany.

* Present address: London Centre for Nano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WC1H 0AH, U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daneyl 的頭像
    chendaneyl

    冒牌自然老師

    chendane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