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物理 (303)
- Feb 03 Wed 2010 14:19
美國物理學會年度流體運動作品展獲獎作品揭曉
- Jan 29 Fri 2010 22:06
東吳大學陳秋民教授的趣味科學演示
- Jan 29 Fri 2010 11:31
生物與物理化學的結合:矽奈米線場效應電晶體偵測蛋白質間交互作用
臺大跨領域研究團隊研究成果刊登本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臺大校訊》(第994期)臺大化學系陳逸聰教授(亦為中研院原分所合聘研究員)與動物學研究所潘建源副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的合作與努力,終於成功地將矽奈米線場效應電晶體(silicon nanowire field-effect transistor,簡稱SiNW-FET)技術,應用於偵測蛋白質間的交互作用。在這個跨領域合作的過程中,為達成此研究目標,設計出各種實驗方式,也發表多篇重要的論文。最近的成果則是〈Label-free detection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using a calmodulin-modified nanowire transistor〉,已刊登於今年1月19日之《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簡稱PNAS)》,第107期,自1047至1052頁。
- Jan 28 Thu 2010 21:48
科學家成功給光打結:將光束變卷餅狀

By reflecting a laser beam from a specially designed hologram (shown here as the colored circle), physicists created knots of dark filaments (represented by the colored knot). Credit: Mark Dennis.
科學家利用一個電腦控制的全像圖和理論物理學,把一束光轉變成像椒鹽卷餅的形狀。
- Jan 27 Wed 2010 18:44
英國華裔女孩發明“可樂手機”利用可樂來發電

Chinese designer Daizi Zheng has created a conceptual mobile phone for Finnish brand Nokia that could be powered by sugary drinks.
- Jan 26 Tue 2010 20:20
諾貝爾獎得主小林誠博士座談會

諾貝爾獎得主小林誠博士座談會
200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林誠(Makoto Kobayashi)博士將於二月蒞台訪問,並於將二月二號下午舉辦與年輕學子的座談會,歡迎全國高中、大專生及高中教師參加。本次座談將以聽者發問、講者回答的方式為主,請參加者準備一兩個適宜的問題。
- Jan 26 Tue 2010 11:54
地球人的藍色憂鬱-來自『阿凡達』的啟示
- Jan 05 Tue 2010 21:21
英國研發可替代燈泡的節能“發光壁紙”
- Jan 04 Mon 2010 00:03
科學家找到製造長奈米管新法

第一根肉眼可見的、用於商業的BNNTs——它被紡成了3釐米長、直徑1毫米的纖維線。(圖片提供:Michael Smith)
Small wonder. The first macroscopic, commercially usable BNNTs, spun into a 3-centimeter-long, 1-milimeter-diameter piece of yarn. Credit: Michael Smith
科學家找到製造長奈米管新法
- Dec 31 Thu 2009 10:18
子彈槍口初速
法國FAMAS 5.56mm步槍的子彈槍口初速:960公尺/秒
美國M-16A2 5.56mm的子彈槍口初速:991公尺/秒
俄國AK-47 7.62mm突擊步槍的子彈槍口初速:710公尺/秒
奧地利FNP9O衝鋒槍的子彈槍口初速:850公尺/秒
德國MP-5A3衝鋒槍的子彈槍口初速:400公尺/秒
- Dec 28 Mon 2009 22:18
高溫超導體研究獲得新進展
引自科學網
1986年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對凝聚態物理提出了許多根本性而又極具挑戰性的重要問題。銅氧化合物高溫超導體的母體為反鐵磁絕緣體, 隨著載流子的引入,它逐漸演變為金屬和超導體。研究發現, 在摻入少量載流子的欠摻雜區域,高溫超導體表現出的一系列奇異的正常態(超導溫度Tc以上)性質,明顯偏離經典的金屬理論--藍道費米液體理論。一個尤為奇異的現象是在欠摻雜區域”贗能隙”的存在。在傳統超導體中,超導能隙(打開電子對所需要的能量)只有在材料進入超導態(Tc以下)才打開。但在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欠摻雜區域,在Tc以上一定的溫度範圍,儘管材料還沒有超導,已經有所謂的贗能隙打開。理解欠摻雜區域的奇異物性,特別是贗能隙的本質及其與超導電性的關係,對理解高溫超導機理具有關鍵的作用。
高溫超導體的母體在摻入少量載流子後的欠摻雜區域,費米面應具有什麼樣的拓撲形狀?這是理解高溫超導體奇異物性的最基本的問題, 也是20多年來在理論和實驗兩方面一直爭議不斷的重要問題。在理論上,不同的理論框架對費米面的拓撲形狀給出截然不同的預言。如有的認為可能形成大的費米面,有的認為應該形成費米弧 (Fermi arc), 有的則認為應該形成費米口袋(Fermi pocket). 在實驗上,不同的實驗方法得到的結果也不一致。如近期的一系列量子振盪實驗,表明在欠摻雜樣品中可能存在費米口袋. 角分辨光電子能譜(ARPES)作為對費米面能夠進行直接測量的實驗手段,得到的結果都是支援費米弧的圖像。
- Dec 28 Mon 2009 20:01
DNA自組裝構建奈米結構及其性質研究
改寫自科學網
近年來,單一奈米材料的製備技術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但對多組分功能奈米結構的可控制備及其特殊性質的研究,如組分確定、結構有序的奈米結構,卻仍然任重而道遠。DNA自組裝技術具有最可預測和最可程式化的優點,可以通過調節堿基的數量和序列來精確控制雙螺旋結構的長度和程式化自組裝,因此,DNA 結構是一種理想的有效控制奈米結構的奈米調控器。
中國科學院蘇州奈米所王強斌研究員課題組與美國亞歷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Hao Yan實驗室合作,利用DNA 自組裝技術,製備得到了一系列由奈米金顆粒(Au nano particle)和量子點組成的離散奈米結構,並通過調節離散奈米結構中的奈米金顆粒(Au nano particle)的大小、奈米金顆粒(Au nano particle)與量子點之間的間距和奈米金顆粒(Au nano particle)與量子點的比例,利用穩態螢光光譜和時間分辨光譜技術系統研究了奈米金顆粒(Au nano particle)對量子點螢光強度的影響規律。研究結果表明:奈米金顆粒(Au nano particle)的大小、奈米金顆粒(Au nano particle)與量子點之間的間距以及奈米金顆粒(Au nano particle)與量子點的比例都對量子點的螢光特性產生一定的淬滅效應,其中奈米金顆粒(Au nano particle)大小的影響尤為明顯。
- Dec 22 Tue 2009 22:07
科學月刊‧台大論壇
- Dec 22 Tue 2009 13:03
[學術演講]Plasmonics in the Terahertz Wave Regime

Plasmonics in the Terahertz Wave Regime
Professor Kam Tai Chan陳錦泰教授
Professor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irector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rogramme,
- Dec 20 Sun 2009 20:23
科學家成功製成“紙電池”
- Dec 18 Fri 2009 21:42
New Horizons of Nanoplasmonics: From SPASER to Attoseconds

Mark I. Stockman
New Horizons of Nanoplasmonics:
From SPASER to Attoseconds
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09:30-11:00
December 19, 2009 (Sat.) AM 09:30-11:00
台灣大學凝態科學中心暨物理新館304室
Room 304, Condensed Matter Science and Physics Building, NTU
- Dec 18 Fri 2009 21:05
Metamaterial——下一代光子革命

Metamaterial——下一代光子革命(2009-12-01引自浙江大學光及電磁波研究中心)
美國光學學會的 Optics & Photonics News 雜誌最新推出了一期關於 Metamaterial —— 超穎材料(超常人工電磁介質)的網播節目。這段影片展示了 Metamaterial 所具有的負折射,隱身衣等奇妙特性及其背後的科學,並描述了下一場科技革命——光子革命,Metamaterial 在其中將起到引領作用。借助 Metamaterial,科學家可以用光來控制光,在軍事、安全以及全球通信網路等領域做出以往無法想像的革新。過去的科幻即將成為現實,激動人心的時代悄然來臨。
- Dec 14 Mon 2009 18:17
英數學家推出“完美停車”公式
- Dec 08 Tue 2009 21:35
地震捐款和財富分佈具同樣冪律特性
- Dec 07 Mon 2009 11:26
戴金屬框眼鏡講手機 容易影響大腦
眼鏡一族多注意! 戴金屬框眼鏡講手機 容易影響大腦
戴眼睛的民眾用手機打電話時可得多注意,根據大陸一項研究指出,金屬眼鏡框會使電磁場增強,導致使用者對輻射的吸收率增加,因為金屬眼鏡框是一個良好的導體,它將會把手機產生的輻射導入眼睛與大腦,影響視力。
大陸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電磁噪聲研究協會表示,電磁場的輻射的確能夠通過一定的介質和導體進行傳播,但合格手機的電磁輻射量有規定標準,對人體無害,但如果手機質量不達標,就有可能對身體有害,尤其是對人的大腦和眼睛水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