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為何患上“PPT依賴症”

作者:熊丙奇
引自科學網
幾年前,我曾收到一封學生的來信,信件開宗明義:我們真想把學校裏的多媒體教室砸了!這讓我很吃驚,因為那時全國各地的大學,正推行多媒體“先進現代教育技術”,鼓勵教師上課用PPT,用多媒體技術,其好處據說很多——可以讓教室很環保,老 師不用吃粉筆灰;可以圖文並茂,圖像、視頻、音頻並用,讓講課豐富多彩;可以點擊鏈結,與網路連接,延伸學習,大大拓展上課空間;可以與異地學校課堂交 互,獲得完全不同的上課感受……
 
為什麼好處多多的多媒體教室,惹來學生們的如此怒氣,要一砸了之呢?學生在信中說:“多 媒體養了太多懶漢教師,以前還要在黑板上板書,推導公式,現在上課就放PPT,對著PPT照本宣科。一次老師上課,教室停電,電腦不能使用,老師居然不知 道這節課上什麼內容。同學們一調查,發現有的老師的PPT,是從另外的老師那裏拷來的!可想而知,教師上課前根本就沒備課。”
 
PPT和多媒體,就這樣成了同學們發洩不滿的物件——要是沒有多媒體技術,老師怎麼也得 在課前備備課——後來,由於工作之故,我參加幾次報告會,聽一個專家的多次演講,驚奇地發現,這個專家每次都是對著同一個PPT,用同樣的語調對不同的聽 講者演講。於是更加深了對學生們“反PPT”的理解。這也讓我養成一個“習慣”,參加報告、舉辦講座,不喜歡用PPT。雖然我也知道,PPT只是講座的輔 助手段,課上得精彩與否,關鍵在於講課者教學內容的組織——用PPT可以把課講好,不用PPT也可以把課講好
 
本來以為那已是多年前的事,隨著大學對課堂教學的重視,“照PPT宣科”的情形可能已有好轉,可近日《中國青年報》以《高校教師上課過分依賴PPT課堂教學丟靈魂》為題報導的事實,表明大學教師的“PPT依賴症”更加嚴重。
 
先進的教育技術,沒有給課堂帶來活力,反而更讓課堂死氣沉沉,這顯然不是技術本身的錯。 客觀上說,PPT依賴症,不過是大學不重視課堂教學的延續。如果教師重視教學,PPT是可以發揮其“先進”的功效的;而如果教師不重視教學,“先進”的技 術,只會進一步反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先進”。
 
醫治教師的“PPT依賴症”,當然不是把多媒體教室砸了,或者又來一個規定,要求所有教 師上課不使用PPT,這就如治療學生網癮,不可能採取砸毀電腦的方法一樣(有的家長就曾採取這種方式)。而是針對教師為什麼不重視教育品質的根源,採取針 對性措施——在當前的大學教師評價體系中,教學處於極為次要的地位,影響教師考核、評價、晉升的,主要是論文發表數、課題經費數、發明專利數,教學評價主 要體現為教學工作量,因此,怎樣用最少的精力完成規定的教育工作量,必然成為教師的現實考量,PPT也就成了既讓課堂現代化,也讓教學輕鬆化的“雙贏選擇 ”。
 
近年來,高校在各種場合,都強調教育教學的重要性,教育主管部門也採取了評教學名師、建 精品課程等舉措,但是,這種自上而下的行政評價,並沒讓高校真正重視教學,卻讓高校重視爭取“教學榮譽”:一邊是每年誕生一批名師、精品課程,而另一邊, 卻是學生對教育品質的普遍不滿。更令人不可接受的是,今年的全國高校教學名師評選中,100位當選的名師中,有90位有各種官職,20位是高校“校座”。
 
學生們把氣撒在多媒體技術身上,要求砸掉多媒體教室,讓教師重新吃粉筆灰,當然是不理性 的,可是,除了這種辦法,還有其他方法來拯救課堂的靈魂嗎?學生不能直面學校、教師,只能轉到不能說話的技術工具,正可以解釋高校為何不重視人才培養質 量。簡單地說,就是受教育者沒有選擇高校教育的權利。在筆者看來,由於計畫招生、計畫培養,在招生中,學生只能拿到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在接受大學教育過 程中,不能轉學到其他大學,高校其實沒有招生與培養的危機意識與生存壓力——我的教育品質再差,但你還是得報考我,進了學校的大門,除非你退學,否則就得 堅持到畢業。
 
很多學者指出,教育品質下滑,是一道世界難題。美國的世界一流大學,也存在教授不願意上 講臺、敷衍學生的情況,因為相對於學術研究獲得經費支持與學術成果而言,教學確實是投入精力多、產出少的“活計”。但是,大學招生中的自由申請入學制度, 一個學生可以拿到多張大學錄取通知書,以及大學培養中的自由轉學制度,學生對學校不滿可以申請轉學到其他大學,有效制約大學的辦學行為,不敢不重視教學。 而且,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推出的大學排行榜中,新生留校率、學生選拔性是重要指標之一,而在我國各類大學排行榜中,根本就沒有新生留校一說,校園規 模、論文、科研獲獎、經費才是重要指標。
 
讓大學課堂有靈魂,關鍵在於受教育者有權利選擇教育。這是最基本的競爭規律。面對學生的挑選,大學課堂的PPT,才會真正成為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工具,而不是成為擺設或者教師偷懶的手段。
 
《科學時報》 (2009-10-20 B1 大學週刊)


熊丙奇,1972年 7月生。中國四川資中人。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上海交通大學編審,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副會長,上海市高校校報研究會理事長,博士。主編、編著、 著作圖書有《大學有問題》、《體制迷牆》、《天下無牆》、《教育熊視》、《步入大學》、《成功寶典》、《大學生創業》、《高校學生工作者手冊》、《青春檔 案》、《邁向成功》、《網路文明》、《直面就業》等20種30餘版次。為新京報、北京青年報、東方早報、南方都市報、深圳晶報、珠江晚報、現代教育報等報 專欄作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daneyl 的頭像
    chendaneyl

    冒牌自然老師

    chendane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