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數學傳播季刊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出版

很久沒看數學傳播季刊, 發現主編 李宣北寫的編者的話都很有啟發性. 所有paste issue都有pdf檔可供閱讀. 其中有個專欄「有朋自遠方來」訪談數學家很有意思.


128期編者的話


洋基隊砸下重金挖遍全聯盟內的球星,用錢堆出來的夢幻隊伍2008年連季後賽都打不進,近年來打進冠亞軍賽的至少有兩次是薪水敬陪末座的青年雜牌軍。職業體育界一貫的說法:戰績不是靠重金打出來的,關鍵在chemistry。 日前舉行的科學院院長論壇朱棣文教授(Director of Lawrence Lab., 美國下任能源部長)剖析英國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實驗室(MRC Laboratory for Molecular Biology, 簡稱LMB)以及美國貝爾實驗室(AT&T Bell Labs)成功的因素,長久以來,許多諾貝爾獎得主分別在這兩個方度過學術生涯中的關鍵時期,這兩個機構何以能夠在相關領域一直居於領先的地位?


第一,永遠聘用比自己能力好的人,來的人要能超越現有的人,他們的成功就是機構的成功,它們不用重金挖已有成就的人,而是透過各種管道找有潛力的年輕人; Bell Labs的頂尖科學家們每年到各校為整個機構覓才,他們的對象不僅限於即將拿到學位的,還包括潛在的人才。


其次,什麼是學術研究的chemistry?科學上的進展很少是由一個人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完成的。LMB前 Direcor Max Perutz說:『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實驗室失敗常因為成員之間彼此沒有對話。』因此他們以各種方式,如共用實驗器材、共進午餐及下午茶增加互動,更藉由每 年為期一周必須參與的seminar,讓機構中各小組能了解其它小組的工作。Bell Labs也有類似的作法,盡量營造氣氛助長良性互,形成開放、無私討論的風氣,這是兩個以實驗為主的研究機構成功的經驗。數學雖然號稱是可以 單打獨鬥只靠紙筆文獻的學科, "討論"仍然是數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何在系所中培養活潑、無私討論的氣氛,吸引年輕人,讓新的想法在討論中醞釀成熟,也許才是發展學術中比金錢更重要的元素


127期編者的話


Cafarelli教授是本期「有朋自遠方來」訪談的人物,他在阿根廷受教育,在美國發展,任教多所著名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和許多人合作過,是頂尖的學者。這樣的學經歷讓他站在不同的高度,以不與流俗同的角度看事情,值得借鑑、深思。他以Texas A&M的例子,說明他對評鑑的看法,認為評鑑不只考量SCI、師資,更應納入對社會產生的效益。Texas A&M 是美國Texas州一個以本地生為主的普通大學,不是所謂的名校,沒有傲人的師資,但以低廉的學費、良好的訓練,培育出從事各行各業的畢業生。在一項大學評比中,它以提供的教育對社會產生的正面價值名列第二。另一方面,Cafarrelli教授在許多其它的學科中看到不少有趣的問題是數學可以著力的,他認為與其讓年青人投注心力在百年未解的問題,不如鼓勵他們以探討這些新問題發展自己的研究工作。

學數學的人當初親近喜愛數學多少因為數學理性的美,也因此做數學傾向求全,許多人矢志解決某些猜測(conjecture),或完全解決某些方程,而不問即使得解,其價值何在?我們又多知道了些什麼?一門學科的存在與社會的需求有關,也應該有它的社會功能,千百年來數學由點數、丈量的需求開始逐漸發展,抽象分支以至於數學不同領域間需要多層數學語言的轉譯才能溝通,我們似乎離數學的根 — 社會的需求越來越遠。如果數學只能提供教育的功能,社會將不需要支持與社會需求無干的研究,要讓數學有活力,應該鼓勵年青人多做與社會實際問題有關的應用數學,有問題的來源也才有發展數學的動力


126期編者的話


日本京都大學的數學教授們在上野健爾教授的發起規劃下為高中生安排了系列演講。1994年耶誕節前安排了二天以幾何為主題的演講, 學生提到希望將演講內容集結成冊, 至於書名, 一位學生建議「Mathematics as a Gift to High School Students」, 在座教授們為之一震, 因為它點出了一個長久以來在大學的教學中師生們都忽略的事: “教育”是一個恩賜, 是無可取代、無價的禮物。在耶誕夜, 這套書就恰如其份地被命名為“A Mathematical Gift”。


我們都知道教育重要, 但是源自於對它的重要性體認不足, 讓規劃教育藍圖者少了一份高瞻遠矚, 少了一份慎重。比方說, 在基本教學內涵與品質未能保障下是否要廣設大學; 在普通中學、大學的教育之外, 是否應重視技職教育的提升讓受教能適性適所。


這份對“教育” 價值的輕忽也讓教者與受教者在知識經驗的傳承中少了一份誠實。比方說, 只有選擇、填充, 不要求列算式, 不要求申論、證明能引領學生踏實的學習, 能測驗出學生的程度嗎? 而學生一味依賴老師劃重點, 上補習班求秘笈,不經消化整理這學習最重要的一環, 又如何能將學習內化為自身的能力?


炎炎考季, 又有一批學子將在今秋走上另一段學習旅程, 本期「高一新生如何面對高中數學-兼談高中三年的學習規劃」史美奐老師給高中生很中肯的建議, 不過全文仍以“升大學” 為著眼點, 升學固然重要, 但是品格、能力與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應該才是教育的價值所在。期許每一位教者, 每一位受教者在面對“教育” 時能眼光放遠, 慎重地看待這份禮物。


125期編者的話


三年, 在人的一生中可以了無痕跡, 也可以是關鍵。早上七點到十點, 加爾各答印度統計研究所的研究室裡, 四個年輕人一如往常彼此講述、討論數學,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年; 三年中他們自學自教, 內容包括極限理論、群論、泛函分析、動態系統等等, 同時也完成了各自的學位論文。四個人中的Srinivasa S. R. Varadhan2007 年得到Abel Prize, 這是數學領域相當於諾貝爾獎的最高榮譽。這個故事的重點, 不在後來的得獎。剛進統計研究所時, Varadhan 原本想學統計, 不久就發覺志趣不合, 於是打橋牌、看小說晃蕩了一陣子, 直到高他一兩年的學長所做關於
拓樸群上的測度論的問題引起他的興趣。於是他們開始為期三年的討論會。雖然沒有老師, 沒有正規課程, 外在條件不佳, 憑著大學時扎實的古典分析訓練, 自我學習抽象的當代數學, 彼此切磋, 專心致志, 依然摸索出寬廣的路。因為這些經驗, 他做東西很少用別人的結果, 證明裡需要的先備知識, 他用簡單的工具自己證明, 很少使用大定理。建立自己的技巧, 自己的看法, 自己做學問的方法, 我想這才是這個故事的動人處。


Varadhan教授2007年底來台擔任中華民國數學年會的主講人,同時接受「有朋自遠方來」的訪問, 除了上面的故事, 還有他對一手奠基的Large Deviation 理論的闡述, 他對學術氛圍的看法等等, 內容充實, 請讀者靜心閱讀。


李宣北

1972 年 臺灣大學學士
1974 年 Duke University碩士
1979 年 Brown University 博士
經歷 :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自 1979 年迄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dane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