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單位:天文館|發布日期:2008-11-25
金星與木星是除太陽和月亮之外最亮的星體,它們目前都位在傍晚西邊天空,且以每天1度的速度逐漸接近中。
超級明亮的金星魅力與日遽增,日落時在西方仰角約30度之處,亮度-4.3等,約晚上8點西沈。木星亮度-2.0等,位在人馬座中,傍晚在西南方仰角約40度的地方,位置逐日偏西,仰角則逐日降低,因而持續向金星靠近。
發布單位:天文館|發布日期:2008-11-25
金星與木星是除太陽和月亮之外最亮的星體,它們目前都位在傍晚西邊天空,且以每天1度的速度逐漸接近中。
超級明亮的金星魅力與日遽增,日落時在西方仰角約30度之處,亮度-4.3等,約晚上8點西沈。木星亮度-2.0等,位在人馬座中,傍晚在西南方仰角約40度的地方,位置逐日偏西,仰角則逐日降低,因而持續向金星靠近。
中華民國97年10月31日
本院翁啟惠院長與本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籌備處特聘研究員兼主任賀曾樸於2008年10月31日赴日本東京,順利與日本國立天文台(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f Japan, NAOJ)以及其上級機關自然科學研究機構(National Institutes of Natural Sciences, NINS),完成簽署雙方合作備忘錄。透過這項備忘錄,雙方將共同積極參與Subaru Hyper Suprime-Cam (HSC)合作計畫。
日本國立天文台於1999年在夏威夷毛納基峰山上建造了口徑8.2米的Subaru望遠鏡。在當時Subaru 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鏡片光學望遠鏡,是日本國家級天文光學設施。至今,Subaru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地面天文光學望遠鏡,每年吸引無數研究人員分享設施與觀測資料。
1957年的維吉尼亞州,一個叫煤山的煤礦小鎮,全鎮賴以為生的就是地底下的煤礦,席約翰一家也不例外;約翰是煤公司高級幹部,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兩個兒子長大繼承父業,或拿足球獎學金進大學,老大吉姆順利取得足球獎學金,老二侯麥不是踼球的料,看來只能去挖礦了。
研究發現:東南亞館藏古玉 八成來自台灣豐田玉
利用X光光譜儀對收藏於 東南亞各國博物館、年代分布於西元前三千年至西元五百年間的一百四十四件古玉進行鑑定,證實其中一百一十六件古玉(大約八成)都是出自台灣的豐田玉。該研 究讓世人更了解東南亞五千年前的海上貿易形式,也間接證實「台灣是東南亞、太平洋地區南島語族起源地」的理論。
這項研究是由台灣留澳學者洪曉純主導,並與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飯塚義之博士、澳洲、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及法國等國考古學者攜手合作。目前 這項研究已經引起許多世界知名期刊及媒體關注,因為這是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所發現涵蓋地理區最廣的史前海上貿易活動,分布範圍海上航程長達三千多公里,從 菲律賓、越南、泰國南部以迄婆羅洲。
美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
的網路地球科學資料庫
MLS (v1.5) Online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有線上分析工具箱
功能包含有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
自 1950 年代以來,有關月球形成的理論有好幾種,主要包括有補獲說、分裂說與撞擊說三種。 捕獲說主張月球原本唯一獨立的星體,但因行經地球時太過接近而被地球的重力所捕獲。但經由阿波羅計劃探測的結果發現,月球缺乏鐵、鎳與其他地幔的成分,與 小行星及其他太陽系中物體的成分完全不同,所以這個理論已逐漸被放棄。月球的組成和地球地殼物質有許多相同處,卻又沒有水及其他低溫揮發物。分裂說認為地 球曾經因自轉太快而分裂為兩塊,但問題仍然出在物質的化學組成上,如果月球真是從地球分裂出去的,那麼它的組成應與地球十分相似才對,事實不然,月球蘊含 豐富的鈦金屬,地球卻沒有,在月球上完全沒有的水,卻是地球上蘊含最豐富的物質之一。目前最廣為接受的月球形成理論為 1970 年代提出的撞擊說。它的內容為一顆火星大小的星體撞上了地球,其碎片混合著被轟出的地球物質在太空中混合形成了月球。根據超級電腦的運算顯示,這樣的月球 組成會與地球殼物質不同,因為它曾經歷高溫過程,所以像水和其他的低溫揮發物均不復存在,較重的物質很快地便回到地球上,留下較輕的物質組成了月球。在此 過程中地球與月球均經過高溫熔解,所以月球的形成必定發生在介於最古老岩石形成之四十億年與地球最早形成之 45 億年之間。
引用自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
每一個星團都有一個轉向點,這一點是代表星團中具有某ㄧ質量的恆星們,正好燃燒完核心中的氫,開始離開主星序(M. S.)。根據H-R圖且主序星的光度約與質量的3.5次方成正比,不同光譜類型(表面溫度)的主序星,會有不同質量,也會有不同的生命期(不同的演化路徑和壽命長短皆不同)。將處於轉向點的恆星光譜類型(表面溫度)讀出,再經由H-R圖和光度、質量的3.5次方成正比關係可決定出該星的年齡。因為星團中的恆星們都具有相同的年齡,因此在轉向點恆星的年齡,即是該星團的年齡。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轉向點來決定星團的年齡。
8月28日傍晚18:15月亮剛東昇,即已在全食階段,臺灣僅能見到從食甚到復圓的月全食後半過程,稱為「月出帶食」。
今年六月上旬,水星及金星都會進入(東大距)的位置,是一年之中觀測這兩顆行星的最佳時機。
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今年水星最好的觀測時間,會是在6月2號前後幾天的傍晚日落之後,可以朝西北西天空觀賞。至於金星的最佳觀測時機,則預計在6月9號。
台 北市立天文教育館表示,今年六月上旬,水星與金星都會進入最佳觀測位置,而水星和金星比地球接近太陽時,稱為「內行星」。至於所謂的『大距』,就是指太 陽、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成直角,而只有在大距的時候,內行星才會與太陽離得比較遠、比較適合觀測。剛好今年6月上旬,水星與金星都陸續達到東大距的最佳 觀測位置,齊聚在黃昏的西邊天空。天文館表示,今年水星的東大距,會發生在6月2號晚間6點左右,會與太陽相距約23度,所以6月2號前後幾天,傍晚日落 後只要朝西北西方天空觀賞,就是今年水星仰角高度最高、最適合觀察的時候。另外全天除太陽與月亮之外,最亮的天體--金星,也會緊接著在6月9日11點達 到東大距的位置,它的亮度大約-4.4等,視直徑約25角秒,傍晚時仰角大約40度,而金星明亮的程度,讓人很難忽略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