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科學時報:美國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分析

引自科學網(完全按照中國當地用語, 完全沒有改寫, 只改成台灣正體)
和中國相比,美國的大學教師更善於營造一個寬鬆的、自然的、批判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個高級人才不可或缺的素養,而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這些高級人才的搖籃,因此使學生變得有創造性是研究生教育的職責所在。當前,各國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重視已經提升到全球範圍內戰略合作的程度。美國對於研究生的教育一直注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從招生、師資、課程、教育方法等多種途徑採取了相關措施。
 
途徑一:招生機制
 
首先,在招生時雙向選擇,重在考察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研究潛力。美國各大學招錄研究生,只將GRE和TOEFL考試作為基本要求。招生人員通過研究生入學申請材料上感興趣的研究方向、獲獎情況、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成績、教授推薦信、自我陳述等對申請者進行綜合評定,考察學生的創造性、思辨性、寫作能力、研究水準和潛力等綜合能力。這種考察綜合素養的招生機制有利於選拔出優秀生源,為高層次人才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美國的招生制度給予申請者很大的自主權,學生可以同時向多家研究生院提出申請,優秀學生往往會被多家院校同時錄取。
 
其次,在全世界範圍內吸引優秀生源。2001年的“9•11”世貿恐怖襲擊事件以後,美國加強了對學生簽證的控制,給國外造成“美國不再歡迎國際研究生”的印象,以至於隨後的三年美國國際研究生的入學率連續下降。為此,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來吸引國外最優秀的和最聰明的學生。經過這些努力,美國國際研究生入學率從2005年開始復蘇。生源的國際化有利於學生創新潛力的激發,因為不同國籍的學生在交互中容易產生思維碰撞,而這種碰撞往往就能產生新的東西。
 
途徑二:導師
 
首先,重視發揮導師的角色功能。導師是研究生全面成長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為了培養研究生的學術能力、獨立的判斷能力、學術嚴謹及學術誠信作風,各大學一般都對導師的職責作出明文規定。
 
其次,導師集體指導,發揮團隊優勢。美國研究生的培養採取集體培養和個人指導相結合,集合學科師資的集體力量對研究生提供指導和幫助。研究生入學後除了有1位導師外,還有4~6位本學科相關方向的教師組成的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對研究生修讀的課程、研究方向的確定、綜合考試以及最後的論文答辯,負有指導、諮詢、組織和把關的職能。這種機制把導師個人作用和本學科師資集體的力量有效地結合起來,發揮了智力資源的最大效益。研究生與不同的指導教師輪番進行互動式接觸,可以博採眾長,形成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因此,研究生、導師、指導委員會之間互動的品質、深度和廣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品質。
 
最後,實現師生比例較小的個別化指導。美國每名導師所帶的研究生僅為2~3名,師生之間通常是親密、平等、自由、民主的關係。低師生比使導師有精力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也保證了導師和學生之間能進行充分的交流,學生也才能更深刻地瞭解自己的優勢、興趣,在論文選題上作出合適選擇。
 
途徑三:課程
 
首先,重視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在科技發展、知識更新、社會變化不斷加快的形勢下,基礎理論知識可為將來從事科研活動創造基礎性條件,也為研究生將來適應科技知識的更新和專業轉化打下基礎。理論基礎和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會影響到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所以,美國研究生課程非常重視基礎理論學習。
 
其次,課程設置重視學科滲透和文理交叉。美國各大學在研究生教育中日益注重並強調跨學科課程的學習,在課程設置上比較注意多學科的交叉。為了促進交叉學科的發展, 很多大學還建立跨學科研究中心、課題組和試驗中心來設立和發展跨學科課程。學生可以跨專業、跨學科、跨院校進行學習,這樣研究生可研究的領域被大大拓寬,有利於學生掌握寬廣扎實的多學科基礎理論知識,也有利於學生將來就業有更多的選擇。
 
最後,課程很少有制式教材。美國大學教授一般很少指定所教課程的制式教材,他們一般是給所開課程列很多文獻目錄,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自己去尋找和閱讀原著。有些教授從一些原著中挑選出精華部分複印給學生,讓學生產生興趣後自己去找原著來仔細研讀。
 
途徑四:教學方法
 
和中國相比,美國的大學教師更善於營造一個寬鬆、自然、批判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通常使用的模式是:案例教學法、診所式教學法等。這幾種基於問題的教學法,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親臨”複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來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或探究問題背後隱含的概念和原理,發展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須搜集和整理有關資訊,對多學科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運用決策模型或評價等方法,能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分析解決複雜的現實問題的能力,歸納總結、邏輯推理、口頭表達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終身學習的能力。
 
這幾種方法還打破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師為學生提供寬鬆的課堂環境,通常只是旁敲側擊地點撥學生,真正的學習主體是學生,學生可以自由提問,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還可以對老師的觀點進行質疑。總而言之,教師與學生之間這種雙向互動式的教學交流,避免了教學過程中“教”與“學”脫節,使學生學習變得更富有主動性。通過這三種教學模式,為學生建構了一個開放、寬鬆、民主、平等的學習空間,學生不必拘泥于師尊和權威,在和教師進行教學溝通和學術討論中可以暢所欲言,甚至對教師提出質疑。質疑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而批判性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學生在不斷質疑教師的觀點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知識體系。同時,教師在學生的不斷質疑中容易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甚至有時候學生提出的方案比教師的更新穎、更科學、更合理,教師也從中受益匪淺。
 
《科學時報》 (2010-5-25 B3 國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dane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