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改寫自科學網
三位美國科學家因在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方面的發現獲獎

Elizabeth H. Blackburn

Carol W. Greider

Jack W. Szosta
10月5日,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國科學家因在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方面的發現而獲獎。

    這三位科學家分別為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Elizabeth H. Blackburn、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Carol W. Greider和哈佛醫學院的Jack W. Szostak。其中,Blackburn1948年出生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Greider1961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Szostak1952年出生於英國倫敦。

    三位科學家將均分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美國科學家,他們解決了生物學中的一個重大問題——細胞分裂期間染色體如何被完整複製,以及染色體如何得到保護不至退化。三位元科學家的研究顯示,解決方案應該存在於染色體的末端——端粒,以及形成端粒的端粒酶中。

    長線狀的DNA分子攜帶著我們的基因,被“包裹”進染色體中,而端粒就相當於染色體末端的“帽子”。Elizabeth Blackburn和Jack Szostak發現,端粒中一段獨特的DNA序列保護染色體免於退化。Carol Greider和Elizabeth Blackburn鑒別出了端粒酶,正是這種酶製造了端粒DNA。這些發現解釋了,染色體的末端如何受到端粒的保護,以及它們如何由端粒酶而形成。

    如果端粒變短,細胞就會衰老。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長度就會維持,細胞衰老就會延遲,在癌細胞中就是這種情形,可被認為具有永生。某些遺傳性疾病則與此大不相同,它們具有有缺陷的端粒酶,導致細胞損壞。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認可這種基礎性細胞機制的發現,這一發現已經刺激了新型疾病治療策略的研發。

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小傳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10月5日宣佈,將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卡蘿爾•格雷德和傑克•紹斯塔克,以表彰他們“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
 
伊莉莎白•布萊克本擁有美國和澳洲雙重國籍。她1948年出生於澳洲,在澳洲墨爾本大學修完大學課程後,又於1975年拿到了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布萊克本曾在美國耶魯大學任博士後研究員,並曾任教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 分校,自1990年開始擔任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生物學和生理學教授。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因學術成就卓著曾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全球最具影 響力的100個人物之一。
 
卡蘿爾•格雷德,美國人。她於1961年出生在美國加州,曾先後就讀於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和柏克萊分校,並於1987年獲得博士學位,其導師正是伊莉莎白•布萊克本。格雷德曾在美國科爾德斯普林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從 1997年起她開始擔任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
 
傑克•紹斯塔克,美國人。1952年生於倫敦,在加拿大長大。他曾先後就讀于加拿大麥基 爾大學和美國康乃爾大學,並於1977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紹斯塔克自1979年開始在哈佛大學醫學院任教,目前是麻州綜合醫院遺傳學教授, 並同時任職于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0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稱獲獎是對整個領域認可
 
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卡蘿爾•格雷德10月5日表示,他們獲獎是國際科學界對整個端粒研究領域的認可。
 
格雷德在接受記者電話專訪時說“我和其他兩位教授發現了端粒酶,但更多學者對理解端粒在一些疾病中的作用貢獻良多,因此,我深切地認為這一獎項是對整個端粒研究領域的認可。”
 
格雷德表示,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她作為研究生師從布萊克本教授時,便已經“著迷於”對端粒的研究,而20年後,他們最初的發現被證明具有非常重要的醫學意義。
 
美國科學家格雷德與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和傑克•紹斯塔克因發現端粒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制而分享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當天發佈新聞公報說,三位科學家的發現“解釋了端粒如何保護染色體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借助他們的開創性工作,如今人們知道,端粒不僅與染色體的個性特質和穩定性密切相關,而且還涉及細胞的壽命、衰老與死亡等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daneyl 的頭像
    chendaneyl

    冒牌自然老師

    chendane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